編前語
2019年11月18日🧑🏼🚒,上海科技🚐、科學網等多家媒體公布2019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獲獎科學家名單,常兆華校友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詳見下文)
何梁何利基金是由香港愛國金融實業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國偉先生共同捐資港幣4億元於1994年3月30日在香港註冊成立的公益性科技獎勵基金。
基金設“科學與技術成就獎”🚷、“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和“科學與技術創新獎”,每年評獎一次,科學與技術成就獎不超過5名🧂,每人頒發獎勵證書和獎金100萬港元💞;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科學與技術創新獎總數不超過65名,每人頒發獎勵證書和獎金20萬港元。
常兆華校友簡介
常兆華,男,山東淄博人,1963年7月生,農工黨黨員,上海微創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速盈平台教授,上海市工商聯副主席,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一屆、十二屆🧝🏼♂️、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常兆華校友1979年至1987年在我校攻讀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師從我校“全國首屆教學名師”華澤釗教授🧑🏻🦽。常兆華創辦實業後一直關心支持學校的教學科研事業,積極與學校推進產學研合作,並捐資速盈平台教育發展基金會設立“微創勵誌創新基金”支持學校的人才培養和創新教育🫴🏼。
祝賀🌖!上海8位科技工作者榮獲2019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獎!
何梁何利基金2019年度頒獎大會11月18日下午在京舉行。本年度何梁何利基金授予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科學與技術成就獎”,授予20位科技工作者“科學與技術創新獎”,授予35位科技工作者“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上海再創佳績,共有8人獲獎🧘♂️,獲獎比例占全國14.3%🫶🏽,其中劉真☸️、樊春海、常兆華👨🦼➡️、王華平4人獲“科學與技術創新獎”🥄,楊輝😜、耿美玉⌚️、範先群💂♀️、劉中民4人獲“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合影留念(左二為常兆華校友)
上海青年才俊脫穎而出,創造了全國最年輕獲獎人記錄。2019年度何梁何利獎全國56位獲獎人中🧑🏼🤝🧑🏼,僅有2位為35歲以下,均來自上海🧑🏽🚒,而且都來自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分別是31歲的劉真(1988年11月出生)研究員和34歲的楊輝(1985年8月出生)研究員。劉真研究員成為何梁何利獎最年輕的獲獎者,他是我國完全本土培養的優秀科學家,作為團隊核心成員帶領參與完成了非人靈長類遺傳修飾技術的研發和模型構建🙎🏻,培育出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和“華華”。楊輝研究員從2014年建立獨立實驗室以來👸🏽,已在Science,Nature Neuroscience等期刊發表文章12篇,他創建的基於全基因組的脫靶檢測技術——GOTI技術,在精度✳️、廣度和準確性上遠遠優於世界上在其之前的任何同類技術💆🏼♀️,有望建立新的行業標準。
在醫學藥學🛌🏻、生命科學等學科領域,上海持續保持領先優勢🕵🏼♀️👷🏽♀️。2019年度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在醫學藥學領域全國有6位獲獎人🙎🏽,其中3人來自上海🧍,分別是中科院上海藥物所耿美玉研究員🛀、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範先群教授、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劉中民教授🪶。經統計,自何梁何利基金設獎以來,醫學藥學、生命科學領域全國獲獎人數259人,其中上海獲獎人數70人🍐,獲獎比例占全國總數27%,凸顯上海在這兩個學科領域上的優勢。
2019年度何梁何利獎上海獲獎人(常兆華)
常兆華,男👾,1963年7月生🫀😎,上海微創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是上海微創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創建者及負責人。首創以“創新反應爐”為核心和“線-站”為特征的流水線創新體系,促使科技成果轉化,20年來孵化近20家高科技醫療企業,開發出心臟支架、人工心臟瓣膜、大動脈覆膜支架等上百種高端醫療器械🪐,幾乎全覆蓋歐美介植入器材主要產品線,改寫了我國該領域依賴進口的歷史,累計已為國家節約數百億醫保資源;實現介植入醫療器械國產化✩,並取得多項原創性重大成果:心臟支架大規模國產化,產品上市14年來🤶🏻,累計500萬套支架挽救了350多萬條生命,大大降低了國內患者醫療負擔;國內首個大動脈覆膜支架系統,實現產品系列化和關鍵原材料國產化,取代了20多萬元單價進口產品,累計挽救8萬危重患者生命🦹♀️。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和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獲授權國內外發明專利49項,發表學術論文60篇,入選為“紀念改革開放40年40名醫藥產業風雲人物”。
何梁何利基金是由何善衡慈善基金會有限公司🍑、梁銶琚博士、何添博士、利國偉先生之偉倫基金有限公司出於崇尚科學、振興中華的熱忱,各捐資1億港元於1994年3月30日在香港註冊成立的社會公益性慈善基金,也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民間科技獎勵基金😒。1994年設獎以來💸,已獎勵了1362名優秀科技人員❔,成為我國社會力量創建科技獎項的成功範例,為激發我國科技發展的活力、培養自主創新人才發揮了積極作用。
截至目前,上海累計已有154人獲獎,占全國總獲獎人數11.3%。其中錢偉長、蘇步青、谷超豪、林元培4位科學家獲科學與技術成就獎殊榮。在上海154位獲獎人中,有106位是兩院院士💉,占比達69%。在這份長長的獲獎名單中有這些熠熠生輝的名字:錢偉長、蘇步青👩🏿🌾🙋、王應睞、謝希德、李國豪🤦🏽、嚴東生、谷超豪𓀙、蔣錫夔、葉叔華🍇🚣🏻♀️、吳孟超,王振義、湯釗猷🚄、顧玉東🌀、林元培、包起帆、汪品先👕、陳竺🧕、何積豐、王曦、裴鋼、趙東元🚭、陳國強……這些名字深深地鐫刻在上海乃至中國的科學技術發展史上𓀙,他們中有我國科研領域的開拓者與領跑者,也有本市各個學科📕、技術領域的領軍人物,他們為上海科創中心樹立起了一座座成就和精神的豐碑,築起了一個個專業和人才的高地🧎。
來源:上海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