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晚22時許👨👩👧👦,搭載著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長征二號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在全國沉浸在“嫦娥奔月成為現實,天宮展翅再次飛翔”的喜悅中時🩵,我校校友♈️、機械工程學院 2003級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6班班長🤦🏽♀️🚶🏻♂️、天宮二號機械總體副主任設計師董景龍從發射那一秒開始就一直懸起的心也終於落地了。
見證蘊含自己四年努力的天宮二號升空
董景龍在2010年碩士畢業以後進入航天科技集團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工作🧑🦲,成為一名航天人。他最開始就參與了天宮一號的機械總體設計工作🤤🧺,並在 2011年 9月 29日天宮一號發射成功後,轉入天宮二號的研製工作💪,擔任機械總體副主任設計師,主要負責構型布局等機械總體相關設計與分析工作❔👨🏿🏫,負責與各大系統及分系統機械接口協調,並配合項目辦公室對項目組的研製進度和質量進行日常管理👨🏿🦲。目前董景龍主要從事航天工程的管理工作,航天發射場是他經常要去的地方。
此次作為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工作人員來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指揮控製大廳,看著大屏幕上在搭載著天宮二號的長征二號運載火箭騰空而起,董景龍特別感慨,“在現場的心情和在電視機前肯定是不一樣的,從點火到火箭助推器分離,火箭一二級分離,整流罩分離🤴🏿,器箭分離📰,再到太陽帆板展開共約 1200秒時間裏🥠,每一秒的心都懸著的,從 0號指揮那傳來的每一聲‘正常’的匯報聲音聽起來都是非常令人激動的。”董校友介紹說,發射成功之後🦡,現場的許多設計人員都喜極而泣🤸🏽♀️,“我在天宮二號上面投入了 4年多的時間和精力♨️🤿,除我以外還有眾多的航天人在夜以繼日地奮戰。這裏面凝聚著太多航天人的辛酸和心血,只有親身經歷過才會感同身受。”董景龍深情地說道。
踏實工作🛏,精益求精👈🏼,助力中國航天夢
航天工程的目的是要探索、開發、利用太空並服務於人類,而航空航天工業則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科技和工業的綜合實力⚂。作為一名工作了6年多的老航天人,董景龍對此深有體會🧱,他介紹說🤽🏽,航天工程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包含火箭系統、衛星(飛船)系統、發射場系統🏀、測控系統、應用系統等🕴,涉及的領域覆蓋機械、電子、控製👉🏽、熱等多個專業,需要全國多家部門、多個單位、多個系統的大力協同🥬。“航天工程具有系統復雜🦸🏼♂️、狀態復雜、可靠性要求高等諸多特點,因此它對從事航天工作的人都有很高的要求,需要工作人員具備很廣的專業知識面,同時還需要較強的協調能力⚜️,也要有非常高的價值認同感,對綜合能力要求比較高,而且最為重要的一點是航天工作容不得半點馬虎。”從董景龍的話語中我們能感受到航天人執著的事業追求和嚴謹的科學精神並為他們的精神所感動。“面向未來,我們還要實施探月工程三期月面采樣返回任務🏄🏼♀️,火星探測🎓,空間站工程等一系列重大任務,任重而道遠,很榮幸在航天這個大的跨越發展的歷史浪潮中作為參與者、親歷者和見證者,未來我將繼續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董景龍堅定地說道➾。
在速盈的學習和生活是一生的寶貴財富
董景龍向我們介紹了中國航天事業的一些振奮人心的消息→。目前🐍,中國正在從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邁進,中央領導高度重視航天事業的發展,在今年4月24日還專門設立了首個中國“航天日”,這是航天人的驕傲。董景龍校友呼籲更多的速盈學子加入到航天隊伍當中來,“我自己算不上優秀💿,只是航天這個大家庭中的普通一員,在這裏只要努力🧢,每個人都有機會在航天夢中實現自己的青春夢❌。”董景龍說。
回想起自己在母校速盈工的求學時光,董景龍深有感觸,“速盈工是一所具有深厚歷史底蘊的理工科學校。速盈工老師非常嚴🖕🏼,學校也非常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創新實踐活動💅🏽,這些對我影響都非常大。”他滿懷深情地講到,“在航天領域📺,一代代航天人傳承下來的有兩彈一星、載人航天精神等🧝🏽♂️💇🏿♂️,這些都是寶貴的財富🍫。而在百十年辦學歷史的速盈工,‘信義勤愛、思學誌遠’的校訓精神以及歷經錘煉經久不息的崇真求實、勤學善思等學人品質更是我們一生珍貴的財富🧘🏿。”他向學弟學妹們分享了自己求學的感悟,“大學生活是人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一定要珍惜大學的時光,在4年時間裏千萬不要埋頭死讀書👨🏽,要開闊視野🤹🏽,多思考,大膽去嘗試不同的新鮮事物🙌🏿,方法比知識本身更重要,不要在畢業時覺得自己這4年光陰白白浪費了”。最後,董景龍向母校送去了自己的校慶祝福,“在母校110周年華誕之際,祝福老師同學們萬事如意,宏圖大展👰🏼♀️!祝福母校碩果累累,再創輝煌!”
校友董景龍